很多家長發現,剛出現的新生兒,有時在臉上、腋下、大腿根部、腳底等處會起紅疙瘩,民間有一種說法,稱這是“胎毒”導致的。那到底胎兒是怎么引起的呢?
如果孕婦在妊娠期吃太多魚肉,或者吃很多孕婦專用的奶粉和辛辣刺激類、油炸類食物,那么孕婦身上的熱氣會增多,可能傳染給孩子,孩子就會得濕疹了。所以,孕婦在懷孕期間要保持營養的均衡,既要補身體,但是也要多吃一點瓜果蔬菜。
一些嬰幼兒在出生后的確出現了過敏、皮疹等皮膚問題,這一般是因為胎兒在母體的子宮內所處的環境比較干凈、安全,營養的攝入等都直接來自母體;而出生后,嬰兒接觸到自然界后,外界環境有各種病菌、過敏原,雖然對于大人來說不算什么,但卻可能使孩子出現上述皮膚問題,是孩子的皮膚逐漸適應外界環境時的一種免疫過程。
【資料圖】
導致胎毒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:
1、排解胎便的時間很慢,而且肝腸的循環不是很迅速,這樣的話黃疸的癥狀就會加劇。
2、正常菌群未形成,膽紅素就會從膽道流到腸道,然后在細菌的作用下轉化成了糞便排出人體,導致黃疸變得更加嚴重。
3、如果孩子是喝乳汁,由于乳汁中的葡萄糖醛酸酶很活躍,那么腸道中的膽紅素吸收會更加強大,黃疸的癥狀也會加重。
4、藥物VK也可以使黃疸變得更加嚴重,但是對孩子來說可能性小。
5、有一些新生兒ABO血型不合,其黃疸與母乳性黃疸的病變有關。
6、宮內感染也會導致胎毒,例如巨細胞病毒。
7、甲狀腺功能異常,或者患有某種遺傳代謝性疾病。
8、感染感冒綜合征,致使體內膽紅素變多,轉氨酶出現異常情況。
1、懷孕期間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,多吃瓜果蔬菜以及滋陰潤燥、生津養肺的食物、豆類和當季水果,少吃辛辣油膩,保證充足水分攝入,保持大便通暢。
2、注意生活規律,勞逸結合,保證充足的睡眠,提高免疫力。
3、切忌為“清胎毒”亂用吃藥,某些清胎毒偏方、龜苓膏或涼茶,所含成分不適合孕婦飲用,盲目服用有隱患。
4、盡可能避免皮膚受刺激。如果是過敏體質,建議去變態反應科詳細篩查過敏源或聽從專家的建議,盡量避免嬰兒從母乳中獲得這種過敏源。
責編:BKM355